2025年11月05日
微信

男人心 | 恢复子身、重启父性

作者: 辰仆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11月05日 09:08 |
播放

修身·齐家·治国:现代男性为父之心的重建

在东方智慧的千年脉络中,《大学》提出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,不仅是治学、治国的一种哲理,更是一条唤醒男性内在父性、修复代际传承的觉醒之路。

今日的社会正经历着严重的“父性缺席”的危机:许多男人要么被困在儿子的伤口中,无法成熟;要么被推入父亲的角色里,却不知如何承担。这使得家庭结构摇晃,社会文化也异常脆弱。

圣经早已揭示出这一代际的关键:“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,儿女的心转向父亲;免得我来咒诅遍地。”

父性的失落,使社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循环,而父性的恢复,则为家庭与国家带来祝福。本文将从修身、齐家、治国 三个维度,探索现代男性如何恢复子身、重启父性,进而成为家族、社会与国度的祝福。

一、修身——为己立心,为父立范

《大学》言:“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” 和很多人所认为地不同,父性的重建并不是从“做父亲”开始的,而是从“做儿子”开始的。因为唯有先被疗愈为儿子的人,才能健康地成为父亲。

1. 与自己的父亲和好

许多男人的内心,都背负着“父亲的缺口”:有的是父亲的严厉,使他心中充满恐惧;有的是父亲的冷漠,使他渴望肯定;甚至有的是父亲的缺席,使他找不到榜样。

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提醒我们:“你若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,想起弟兄向你怀怨,就把礼物留在坛前,先去同弟兄和好,然后来献礼物。”

与父亲的和好是修身的关键一步。即使父亲已经离世,也可以透过祷告、写信、心灵的释放等方式来放下伤痛。当一个男人与父亲的关系被修复,他内心当中的那个“小男孩”就得到医治,他的生命也开始成熟。

建议男人可以采用的一些实际行动:
• 若父亲仍在世,主动表达感恩或请求原谅。即使对话简短,也能释放多年积压的情感。
• 若父亲已离世,可通过写信或祷告,倾诉心中未曾说出口的话,将伤口交托给神。
• 若父亲完全缺席,可以在属灵群体中寻找“属灵父亲”的扶持,让内心的孤儿感逐渐被爱取代。

有人说:“一个男人与父亲和好的那一刻,就是他真正开始成熟的那一刻。”

2. 知道自己是天父的儿子

修身的根基,不只是心理层面的复原,而是属灵身份的重建。使徒保罗说:“你们所受的,不是奴仆的心,仍旧害怕;所受的,乃是儿子的心,因此我们呼叫:阿爸!父!”

当一个男人认识到自己是“天父所爱的儿子”,他不再以成绩证明价值,也不再以权力弥补缺乏。他的内心有了安稳的归属,这才是父性力量的真正泉源。

二、齐家——三代对话,重构家庭生态

《大学》说:“家齐而后国治。” 家庭是父性重启的最佳场所。男人既是儿子,也是父亲;既承接上一代的印记,也塑造下一代的未来。

1. 与妻子合一,建立爱的氛围

圣经说:“你们作丈夫的,要爱你们的妻子,正如基督爱教会,为教会舍己。”

家庭健康的第一关键并不是父亲与孩子的关系,而是夫妻关系。当丈夫与妻子同心,孩子就会在安全与稳定的氛围中成长。

在此鼓励丈夫们:
• 设立“夫妻对话时间”,不仅谈事务,更谈心灵与梦想。
• 在孩子面前,给予妻子足够的尊重。
• 主动分担家务与育儿责任,让妻子感受到支持。

“一个爱妻子的男人,忠于婚姻的男人,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”

2. 陪伴孩子,建造情感完整

父性的缺席,往往不是物质的缺乏,而是情感的空洞。孩子需要的,不是更多的玩具,而是更多的陪伴。

圣经特别提醒男人们:“父亲不要惹儿女的气,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。”

父亲可以尝试:
• 每周设定“父子/父女时间”,这个时间只属于孩子,没有任何工作和其它的干扰。
• 在孩子表达情绪时,先倾听、共情,而不是急于责备或解决。
• 为孩子祷告,帮助他们在属灵上知道自己也是“天父的孩子”。

3. 三代对话,承上启下

家庭的完整,不只是两代,而是三代的交汇。作为儿子的男人,要学会尊重上一代;作为父亲的男人,要学会培育下一代。

父亲可以成为联结祖孙的桥梁:
• 在节日与聚会中,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祖父母交流。
• 将家族故事讲给孩子听,让他们知道自己属于一个延续的链条。
• 在代际冲突中,扮演桥梁,而不是隔断。

当男人在家庭中活出父性,他就成为代际转化的关键枢纽。

三、治国——父职新民,重塑社会基因

“治国必先齐其家。” 父性的觉醒,不只是家庭的福音,更是社会与文化的祝福。一个觉醒的父亲,会把家庭的温暖延伸到职场、社会甚至国度。

1. 职场:以父性领导力带团队

职场充满竞争与焦虑,但一个带着父性的人,会营造不同的氛围。

父性领导力特质:
• 责任:勇于承担团队的成败。
• 保护:在冲突中守护成员的尊严。
• 培育:乐意帮助年轻同事成长。

有人这样说:“职场的成功,不是你爬得多高,而是你能带多少人一起成长。”

2. 社会:成为社区的桥梁

圣经说:“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;他的道路,耶和华也喜爱。”

父性的男人,走到哪里,哪里就有温度。
• 在社区关心孤单的老人。
• 陪伴缺乏父爱的青少年。
• 参与公益,传递爱与责任。

赵镛基牧师曾提醒我们:“当教会走入社会,基督的爱就能进入每一个角落。”

3. 文化:重塑父亲的形象

社会文化需要新的父亲榜样:不是威权,不是缺席,而是充满责任与温柔的父性。

实际行动:
• 在公共话语中谈论父亲的责任与成长。
• 在媒体与社交平台上传递真实、温暖的父亲故事。
• 倡导父亲更多参与育儿与陪伴。

4. 国度:回应属灵的呼召

最终,父性的恢复关乎神的国度。玛拉基书的应许提醒我们:当父亲的心转向儿女,咒诅就要变为祝福。

当男人的心向神敞开,他们就会成为家庭的祝福,社会的祝福,甚至国家的祝福。

结语:父性的觉醒,国度的盼望

修身,使男人重新与父亲和好,恢复儿子的身份;
齐家,使男人与妻子同心,与孩子同行,成为三代的桥梁;
治国,使父性从家庭流淌出来,影响职场、社会与文化,进入神的国度。

父性的心,从未真正失落,它只是被尘埃暂时掩盖了而已。当男人每日问自己“今天我能为孩子的内心增添什么”,而不是“我能提供什么”时,他就已经走在了恢复的道路上。

愿我们这一代的男人,勇敢恢复自身,重新启动父性,成为家庭的牧者、社会的支柱、国度的见证。

感谢您的阅读!我们非常重视每一位读者的声音。若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想法、疑问、建议或其他想与作者交流的内容,或愿意帮助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、提出改进建议,欢迎通过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与我们分享。您的反馈不仅能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内容质量,也能让更多读者受益。我们会定期整理与回复大家的意见,优秀的建议还可能在后续更新中得到采纳。

反馈时,也请您具体指出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的意见与反馈。

期待与您保持互动,让内容在交流中不断完善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